消防科学与技术 ›› 2025, Vol. 44 ›› Issue (9): 1197-1203.
杨旭1, 郭海东1, 杜振齐2, 何瑾1
Yang Xu1, Guo Haidong1, Du Zhenqi2, He Jin1
摘要: 通过搭建建筑、电动自行车、柴油火灾3种典型火灾缩尺灭火试验平台,开展不同灭火策略下灭火径流水质特征、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的系统分析,以期为探索灭火径流处置方式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灭火策略下灭火径流废水大多呈弱酸性和近中性(pH为6.4~7.4),且均具有高有机物负荷特征,其中建筑火灾灭火径流TOC最高可达3 722.5 mg/L。毒理学研究发现,灭火径流废水的4-NQO当量浓度(12.5~75.7 μg/L)显著高于地下水、地表径流的当量浓度值(1~520 ng/L)。对于建筑火灾A类泡沫灭火剂产生的径流废水,其0.1%体积分数稀释液的发光菌抑制率可达63.5%。同时灭火径流废水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均随灭火时间的增加而递增,表明可燃物的持续冲刷会增加灭火径流的生态毒性。A类泡沫灭火剂主要贡献了急性毒性,而AFFF泡沫灭火剂则主导了基因毒性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未来发生大规模火灾时,在保证灭火救援效果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泡沫灭火剂的施放时间,加强灭火废水的收集处置,以减轻灭火径流废水潜在的生态毒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