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主办: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ISSN 1009-0029  CN 12-1311/TU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国家标准GB 14907-2018《钢结构防火涂料》解读
    包光宏, 冯军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1, 40 (2): 252-254.  
    摘要15589)      收藏

    从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出发,详细介绍了国家标准GB 14907-2018《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修订背景、编制原则、新旧标准主要内容对比。新标准具有以下特点:新增了烃类(HC)火灾升温条件、隔热效率试验方法及衰减量性能要求、耐紫外线辐照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pH 值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将耐火性能进行了分级;耐火性能技术指标新增了试件温度的要求,修订了试件的承载能力;引入了“截面系数”概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关于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宽度与距离的分析
    王宗存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1, 40 (4): 491-493.  
    摘要6477)      收藏

    安全疏散是建筑防火的重要内容,各防火分区的疏散设施首先要能满足本分区内人员的安全疏散需要。实际工程中存在因使用功能、平面布置等,部分防火分区内的疏散设施不能独立满足本分区安全疏散,需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的情况。分析了借用相邻防火分区疏散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进行了验证,同时提出了完善相应技术要求的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基于多重迁移学习的Yolo V5 初期火灾探测研究
    蒋文萍, 蒋珍存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1, 40 (1): 109-112.  
    摘要5781)      收藏

    火灾发生初期是灭火的最佳时期,故对于初期火灾的探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期火灾的火焰面积较小,数据样本较少,传统的机器学习目标检测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训练。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图像型初期火灾探测系统,并对基于多重迁移学习训练得到的Yolo V5 初期火灾探测模型进行重点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精确率达到97%,对初期火灾的探测精度高、探测速度快,可以快速准确地探测到初期火灾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2021年全球森林火灾综述
    白 夜, 王 博, 武英达, 刘晓东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2, 41 (5): 705-709.  
    摘要4507)      收藏
    森林火灾是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持续燃烧的森林火灾严重威胁生命财产和生态安全。在整理2021年全球森林火灾案例(北美洲、南美洲、地中海沿岸、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的基础上,从火灾时间延长、火灾范围扩大、火灾损失严重、释放有害气体、影响社会秩序、威胁遗产安全等6个方面分析火灾爆发特点,从极端天气增加、可燃物干燥易燃、野外火源增多、应对能力不足等4个方面分析火灾爆发原因,并结合多年森林灭火实战经验,提出应对策略,为火灾巨灾防控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我国工业粉尘爆炸事故统计及趋势分析
    刘贞堂, 周西方, 林松, 李晓亮, 钱继发, 顾周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6): 879-.  
    摘要4077)      收藏
    为了研究空间、时间、事故次数和可燃性粉尘种类等事故相关因素的特征,总结我国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对我国 2005-2018 年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粉尘爆炸事故多发于浙、苏、粤等工业发达地区;夏冬季、交接班时刻及人体机能下降期为事故高发时间段;金属粉尘、木粉尘和食品粉尘是发生爆炸的主要粉尘,其中金属粉尘是粉尘爆炸事故的最主要类别,事故起数占比高达 45.24%。研究结果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促进我国工业安全生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红外热成像火灾探测技术在核电站油浸变压器中的应用
    孙宝承, 林特君, 郭夏培, 肖飞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1): 1529-1531.  
    摘要3707)      收藏
    分析油浸变压器火灾发生的原因,并运用红外热成像火灾探测技术提升变压器早期火灾探测响应能力,提高油浸变压器运行过程中的火灾探测实时性及可靠性,确保油浸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易燃液体危险品闭杯闪点与持续燃烧试验探讨
    岳大磊, 邓良健, 杨 蓓, 彭速标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1, 40 (12): 1718-1722.  
    摘要3337)      收藏
    闭杯闪点是评估液体易燃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持续燃烧试验则用于测定物质在试验条件下加热并暴露于火焰时是否持续燃烧,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测试标准下易燃液体危险品闭杯闪点低于35 ℃、55 ℃≤闭杯闪点<63 ℃的特点及其持续燃烧情况。结果表明:存在闭杯闪点低于35 ℃但被定为不持续燃烧的液体,首次提出能否将此类液体划分为非易燃液体;55 ℃≤闭杯闪点<63 ℃的液体在某一适合测定方法条件下闭杯闪点低于60 ℃且被测定为持续燃烧的液体,建议划分为易燃液体。此探讨将为研究易燃液体危险性评估及分类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基于单片机的家庭火灾监控报警系统设计
    苑香平, 李绍铭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1): 1532-1535.  
    摘要3235)      收藏

    基于STC12C5A60S2 型单片机,设计一种家庭用多功能监控系统,具备低开发成本、线上线下终端同步显示多传感器数据、火灾各特征参量于本地进行专项语音光闪报警以及于线上APP 客户端界面同步进行图形色变报警的特点。通过红外火焰、光敏电阻、温度、湿度、有毒气体和烟雾等传感模块实时监测火灾信号,将信号的特征参数按序进行A/D 转换处理和算法分析,再利用蓝牙无线透传与串口通信技术构建微微网络以实现数据的远距离传输,并借助于易语言、PC 端安卓APP 开发环境、LCD、启停功能按键、译码芯片、继电器组和多通道语音播放板等搭建线上线下监控报警终端。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控性和实时性强,家庭火灾的漏报率和误报率进一步降低,用户对报警信号的反应能力也有所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基于Qt 的智能消防炮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
    张帅帅, 李伟, 潘禄, 林达, 朱劲松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1): 1526-1528.  
    摘要3217)      收藏
    针对目前基于红外或可见光图像型消防炮智能化程度较低且易受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相机图像与红外相机图像融合的消防炮伺服控制方式,阐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介绍了对应控制软件的控制流程与设计,给出了代码设计的过程。基于Qt 平台开发,使用TCP/IP 通信协议传输控制数据,利用OpenCV 数据库对图像进行处理,实现了对消防炮的手动控制与伺服控制以及消防炮状态数据采集、存储、读取、查询显示等功能,给出了功能界面实验运行结果图。本系统提高了消防炮的智能化程度,解决了基于红外与图像型智能消防炮受烟雾灯光等干扰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极大地降低了消防人员的工作复杂程度与危险度,推动了消防装备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基于改进ReaxFF 力场的全氟己酮热分解机理研究
    谷伟, 彭章娥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1): 1482-1485.  
    摘要3195)      收藏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紧束缚模型(DFTB)和改进的反作用力场(ReaxFF)对全氟己酮的热分解机理进行反应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分析了热分解的初始反应路径、微观反应过程以及体系内气体的生成机理,探讨了温度对全氟己酮热分解的影响,建立了以仿真数据为基础的一级动力学方程并对热分解过程进行一级动力学评估。结果表明,全氟己酮热分解的起始反应为:全氟己酮→全氟异戊烷+一氧化碳,全氟己酮热分解的主要产物为一氧化碳、四氟甲烷、六氟丙烯、全氟异丁烯、十氟丁烷、全氟异戊烷及大量活性基团。经一级动力学评估得到指前因子和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021 7×1014 s-1和1 771.96 kJ/mo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三元锂电池过充诱导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张磊, 张春颖, 黄昊, 张永丰, 曹丽英, 胡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1, 40 (2): 157-159.  
    摘要3091)      收藏

    为保障锂电池储能行业的安全发展,建立锂电池火灾科学防控技术,针对三元锂电池单体和模组,采用恒定电流过充电的诱导方式,开展了锂电池火灾燃烧特性和蔓延规律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三元锂电池的燃烧过程可分为鼓胀、冒烟、燃烧3 个阶段,且呈喷射火形式,燃烧强度大、燃烧速度快,火灾最高温度约为750 ℃;三元锂电池热失控会生成CO、SO2、THC 等气体,其中CO 的体积分数最高,超过1 × 10- 2,THC 浓度次之,约为2 ×10- 3,SO2 最少;三元锂电池模组过充电条件下会发生明显的热失控扩散,且火灾前期的热扩散较快,间隔时间约为20 s,最终导致全部锂电池单体发生燃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正交胶合木墙板火灾炭化试验研究
    彭磊, 邱培芳, 崔海浩, 袁露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1): 1499-1503.  
    摘要3043)      收藏

    采用耐火试验炉,开展了正交胶合木墙板试件在标准火灾条件下的炭化试验,研究正交胶合木墙板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温度变化曲线、炭化深度和炭化速率等变化规律,分析不同胶粘剂对层板脱落和炭化速率的影响,对比层板脱落或不脱落情况下炭化深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对于采用普通PUR 胶的试件,第一层层板50~60 min 时发生脱落,脱落后试件的炭化速率明显变大;采用耐热型PUR 胶的试件,未出现明显的层板脱落现象,炭化速率恒定,与欧洲标准中的普通木结构的名义炭化速率0.65 mm/min 相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木纤维粉尘的爆炸危险性分级
    郭露, 汪圣华, 刘嘉伟, 秦文静, 牟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1, 40 (5): 617-620.  
    摘要3017)      收藏
    以某木材加工厂除尘器内的木纤维粉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爆炸特性参数测试和爆炸危险性分级研究。结果表明:结合测得的爆炸特性参数,根据美国爆炸指数E 综合分级法,危险等级为强;根据德国危险性分级方法,木纤维粉尘的爆炸等级属于St1,其爆炸特性较弱;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分级方法,木纤维粉尘属于不需要特别注意类粉尘;结合E 综合分级法,我国将木粉划分为危险性级别高的可燃性粉尘,此分级较为合理。但对于防爆措施的实施,需要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爆炸参数进行设计改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消防救援队伍防汛抗洪抢险救援工作探析
    周详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9): 1191-1191.  
    摘要3003)      收藏
    防汛抗洪抢险救援作为“全灾种、大应急”崭新一环和重要部分,对消防救援队伍力量集结机动、信息会商研判、灾情预警预测、业务能力建设、战时战勤保障等提出重大挑战,是当前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亟待深入调研分析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基于QPSO-BP 神经网络的火灾预警算法
    高建丰, 王焱, 金卷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0): 1345-1349.  
    摘要2995)      收藏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库消防系统的安全性,针对其火灾报警信息系统进行了改进,构建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火灾智能预警算法,以温度、烟雾浓度以及CO 浓度数据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无火、明火以及阴燃火的概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使用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BP 神经网络运行中随机产生的权值和阈值,加快神经网络收敛到期望误差的速度,增强全局搜索能力。通过MATLAB 软件对智能火灾预警算法的模型进行仿真,模型输出的火情概率与实际值基本吻合。设计了多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获取火灾现场数据,输入网络模型,能够有效识别明火、阴燃火和无火情况,验证了该算法可提高消防预警系统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烟雾遮挡下的射流轨迹识别研究
    潘禄, 李伟, 张帅帅, 朱劲松, 林达, 高鸿壮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0): 1331-1334.  
    摘要2985)      收藏
    针对浓烟雾遮挡导致消防炮射流轨迹图像识别效果不佳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烟雾遮挡下的射流轨迹识别方法。通过混合高斯背景建模射流和烟雾等运动目标进行提取并进行预处理。使用前段射流轨迹识别方法识别前段射流轨迹,该识别方法包括两次判断过程:第一次判断:以相邻列灰度值为255 的点的数量是否发生剧增判断是否发生烟雾遮挡,保留未遮挡部分;第二次判断:计算保留部分中每一列像素值为255 的点的中点坐标,并判断中点坐标是否具有上升趋势。建立射流轨迹方程,并使用前段射流轨迹进行修正,使用轨迹方程代替烟雾遮挡部分的射流轨迹。实验证明,此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中庭排烟系统设计优化分析
    王莉, 廖凯, 崔跃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1): 1507-1510.  
    摘要2960)      收藏

    依照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参考国外相关标准,对建筑中庭内两类典型设定火灾场景条件下烟羽流的质量流量和温度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建议设计者充分理解和运用中庭烟羽流的发展变化规律,结合中庭自身的建筑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改进和优化中庭排烟系统设计,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基于实验和FDS的回燃现象研究
    姚斌, 朱国庆, 朱辉, 李明轩, 郭万海,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1): 1486-1489.  
    摘要2950)      收藏

    对以木材为燃料的全尺寸腔室火灾回燃现象进行研究,展现了真实场景下的回燃现象并分析了回燃延迟时间及室内温度变化。运用FDS 软件对实验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回燃发生时喷出开口的火焰形态及室内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际实验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运用FDS 分别研究了封闭腔室大开口和小开口情况下不同开口时间对回燃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森林消防队伍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研究
    钱祖桥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2): 1619-1621.  
    摘要2932)      收藏

    应急保障是遂行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力建设程度和水平直接影响队伍平战转换的速度和任务成败。本文成体系提出了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成体系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和主要工作着力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全氟已酮灭火剂灭火装置储罐密封件选型分析
    郭春亮, 鲁锐华, 余瑞, 秦沛文, 闫立帆, 黄昌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 39 (11): 1545-1547.  
    摘要2895)      收藏
    介绍了工程应用中以全氟已酮灭火剂为灭火介质的灭火装置储罐出现的相容性、腐蚀性问题,通过浸泡实验采用称重、排水、目测的方法分析了6 类O 型密封圈与灭火剂的相容性,以及灭火剂对6 类金属材料的腐蚀性,以此论证了密封件宜采用的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为以全氟已酮灭火剂为灭火介质的灭火装置储罐密封件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